首页

sm国产免费视频网站

时间:2025-05-24 17:36:35 作者:注入“新动能” 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评选启动 浏览量:98423

  上海完善数字基础设施,应用成果加速落地

  夯实数字底座 城市更加智慧

  核心阅读

  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网统管”便利市民生活,建设数字底座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撑、技术赋能和平台服务,科技助力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城市安全管理新机制……如今,在上海,一批批与经济、社会、民生、文化等相关的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加速落地,让城市更智慧。

  在家中安装红外、水表检测、电流检测、烟感、门禁和紧急按钮的“智慧六件套”,如果12小时用水不足0.01立方米、48小时没有进出大门记录等,装置便会发出预警,方便街道或居委会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独居老人的情况;

  治理共享单车停放问题,无须安排专人巡查,市民用手机拍下照片上传,系统可快速识别问题种类、自动通知对应工作人员及时处理;

  …………

  上海有2500万常住人口,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831公里,工作日客流量超过1100万人次,城市运行和交通承载着巨大压力。在上海,一批批与经济、社会、民生、文化等相关的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加速落地,便利市民生活,让城市更智慧。

  形成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底座支撑

  上海正把超大城市作为一个系统的生命体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积极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创新。

  在南京路,以历史建筑南京大楼为范例,围绕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接入多维数据,探索了一种实时动态的数字孪生城市治理新模式。

  这是在上海市“一网统管”的平台上,融合华为云、大数据、AI、5G、边缘计算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打造的城市运行最小管理单元。它对大楼和周边进行了超精细建模和视觉还原,并接入多维动态数据。未来上海将把这种创新模式,从一栋楼扩展到一条街、一个区、一座城。

  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重要的景观道。每逢重大节假日,都会有大量市民、游客前来购物、游览,大客流量产生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。因此,整个步行街的客流管控颇为重要。在黄浦区城运中心大厅的大屏上,一个个城市运行的数据飞快滚动。

  “当步行街客流达到中高风险等级时,区城运中心会立即发布大客流预警,通过区城运平台,向南京大楼数字孪生系统发送配套处置通知。与此同时,店内安保经理通过手环收到消息,立即组织安保人员,配合启动客流管控预案。”工作人员说。

  《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上海基本构建起底座、中枢、平台互联互通的城市数基;形成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底座支撑。数字底座,是指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基础设施体系,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撑、技术赋能和平台服务。

 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昕华介绍,数字底座包含算力、算法、数据、网络4个要素。其中,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基石,首先要构建安全稳定、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。数据是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驱动要素,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前提是确保数据安全流通。

  数据贯穿了数字底座建设的各个环节,其中,5G带来的变革影响深刻。比如,以往患者拍完CT,医生需要10多分钟读片、写初步诊断报告,如今这一流程被缩短至2到3分钟。医生只需将相关影像在医院本地服务器加密后,通过运营商5G专网上传到云端平台,即可借由AI算力进行高效影像分析,结果自动回传医院,医生只需复查确认结果即可将信息同步到医院一体化管理系统。

  目前,上海全市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6.8万个,同时加快居民小区地下空间信号覆盖建设进程,实现市域5G网络全覆盖。

  数据多跑路,市民少跑腿

  “数据多跑路,市民少跑腿”,上海市构建的电子政务云体系,让这一愿景逐渐成为现实。

  在上海,“一网通办”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。“随申码”作为市民随身服务码,与“医保电子凭证”两码融合,实现“一码就医”;与公交、地铁“三码融合”,推进“一码通行”……“随申码”累计使用超187亿次,累计使用人数超7900万。

  “一网统管”系统整合接入公共安全、绿化市容、卫生健康、气象、水务等30多个部门的100多项基础数据,同时依托超过80万个“神经元”,形成“防汛应急处置”“客流监测分析”“套牌车核查”等一系列智能化城市应用场景,实现从预警到处置的闭环管理。

  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一方面,上海推进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网统管”,实现政务服务从“能用”向“好用”转变,加快法治、公安、应急、公用设施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。另一方面,加强数字底座赋能,推动政府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,践行“整体政府”服务理念,以数据为基础精准施策和科学治理,变“人找政策”为“政策找人”,打造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的超大城市“数治”新范式。

 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,目前,上海已形成由铁路、水路、公路、航空、轨道交通等组成的超大规模综合交通运输网络,统一路网覆盖上海市超9万个路口,创立智能信号灯系统,道路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%。

  “通过这些关键指标可以看出,度量城市化水平的不是人口密度,而是人与人连接密度,这也是上海在数字时代开启城市智慧化进程下半场的钥匙。”吴金城说。

  推动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

  “您好,我是小区物业,刚注意到您家有人往窗外倒了一杯水,险些落到路人头上,提醒您注意……”这是黄浦区春江小区物业给居民打的安全提醒电话。智能化系统一旦监测到高空抛物事故,会向物业实时推送预警,精准到户;如果造成人员伤亡,物业可一键上传请求城运中心支持。

  从“感知一栋楼”向“连接一条街、智能一个区、温暖一座城”发展,上海聚焦城市安全,扩大试点范围至景区、商铺和居民小区等最小管理单元,提供消防安全、房屋安全、大客流安全、高空抛物、非机动车安全、电梯安全等20多种数字治理解决方案,探索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城市安全管理新机制。

  城市生活有多丰富,城市运行和治理就有多复杂。作为超大型城市,上海人多、车多、楼多、管多、线多。

  据统计,上海有2500万的常住人口,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就有近千幢,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831公里,工作日客流量超过1100万人次。

  “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,必须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,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、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、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。”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。

  智慧城市建设,下一步往何处走?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认为,未来,城市应具有一体化协同的智能体系,驱动治理数字化、经济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,实现治理更智慧、人民生活更美好。(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沈文敏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发展:加快标准建设 厚植创新沃土

离焦镜并非适合所有孩子。验配前,孩子需要进行一系列专业的眼科及视光检查。镜片的加工要求也很严格,如有斜视、双眼视功能异常、屈光参差、大散光等情况,验配时就要特别谨慎。

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“无人驾驶出租”

这位来自专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表示,既往要确诊患者疾病,需要拍胸片或者做CT,这些影像检查是有辐射的,患者不可能反复做。一些危重患者行动不便,被推出去做影像检查会增加风险。“重症超声可以在床旁反复做,作为一名特别关注心、肺病变的重症医学科医生,我对重症超声技术特别感兴趣。”他说。

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借款落地

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。改革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等重要会议,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举措。总书记在甘肃、福建、安徽等地考察调研时,先后就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”“优先抓好民生领域各项改革”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”等作出重要指示,推动全会精神贯彻落实。此次在开班式上,总书记进一步聚焦全会召开以来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,对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、不断推进改革提出新的要求,作出新的指引和部署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满思想性、战略性、哲理性,必将激励各地各部门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精神,锐意进取、真抓实干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,着力健全制度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。

中巴签署中学生体育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

央视新闻消息,特斯拉CEO马斯克4月28日突然访华。业内认为,这加速了特斯拉FSD入华的进程。“特斯拉APP已将原选装FSD(完全自动驾驶能力)页面提示的‘稍后推出’变更为‘即将推出’。”4月30日,特斯拉Model 3车主凌鑫(化名)向记者透露。

“一起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扬好”

而云洲智能无人艇群将围绕漂浮目标冲击爆破、动态目标阻击拦截、编队漂移过弯、360°高速回旋等科目开展演示,展示无人艇编队多样化任务能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